养狗引发的问题引发市民关注,不少读者来电反映他所在小区也存在类似问题。很多人有过在树坑、门口或者路旁“偶遇”别家宠物狗“便便”经历,也有在渐入美梦时,被一声尖利的犬吠声猛然惊扰的不愉快。当问题反映到物业或者社区后,得到往往是这样无奈的回答:那么多人养狗,狗又不像人一样,怎么管得了
确,如何规范养狗行为才是市民更为关注和值得探讨的
宠物网认为,规范养狗,主人是关键,其拷问的市民素养。由于狗数量不时增加,经常看到一些市民遛狗时不按规定拴狗链,小狗随处大小便的情况相当普遍,原本是美化乡村的绿地以及大街上都成了这些宠物狗们公共厕所。
外出遛狗要带牵引绳,按时给自己的爱犬注射疫苗,这些都是必需做到为了他人的平安,也是为了自己的平安。对于狗狗随地大便,狗主人可以随身带纸或垃圾袋把狗粪扔进垃圾桶。采访中,县城某宠物店店主梅惟杰告诉记者,其实狗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具有服从的天性,只要训练得法,可以通过训练让其行为禁止的但一些养狗人不会养狗,不只不给给狗注射疫苗,还“喜则宠,厌则弃”埋下了流浪犬成为狂犬病毒源等安全隐患。
一些发达国家的乡村,一个家庭可能不只养一条狗,但这些乡村并没有出现‘狗患’这样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养犬人的素质比较高,大家已经形成了幼稚、文明的养犬行为规范。梅惟杰坦言,可以说,没有不合格的狗,只有不合格的狗主人。
一方面是市民文明养狗的意识还不够,需要社区等各个部门都动员起来,联手来管理这个事情,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法规条例,使其真正得到贯彻,两者相结合,犬的问题应该可以解决。采访中,县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以杭州为例,早在1996年就制定了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经过多次修正,对养犬实行严格控制、严格管理、禁限结合的原则,对于犬类养殖、销售都有着非常严格细致的规定。
将来可以考虑借鉴杭州、上海等地比较成熟的犬类管理经验。城管部门表示,为了加强乡村管理和创建文明县城,目前犬类的管理已经列入2011年“乡村管理规范提升年”四大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依照工作要求,对于城区犬类整治,县城管局将引进其他乡村好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结合实际,切实加强对犬类监管力度。希望为市民发明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也期待广大市民能够积极配合,管好各自所养的犬只。
其实,养狗行为并不仅仅是个人爱好这么简单的事,由不规范养狗行为导致的环境问题、公共卫生平安问题,已经构成了对公共利益和城市文明的侵犯。除了期待相关部门可以早日拿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措施,加强社会风尚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 上一篇文章: 不愿接受主人去世的狗让人心疼
- 下一篇文章: 开高薪为狗找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