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物剥落达到极点的时候,回复就成了必然。所以,剥之后便是复了。
复卦为坤上震下,一阳居初,六阴紧随,正是正气回复、生气更发之状,故复卦有恢复、复兴之意。复卦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既有人生的也有事业的,难以尽述。在这里,我们舍去其他不论,只就修身问题探讨一下复卦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
雨果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错误犹如一种地心吸力”。这就是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犯错又不断纠错的一生,而修正错误本质上就是向真理的回复。我们常说,要“正确对待错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但真正能做到正确认识、迅速修正自己的错误并吸取教训不再重蹈复辄,其实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说“知耻近乎勇”的道理。而复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达到 “近乎勇”之境界的路子。
复卦一上来就说“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我们可以把这段话理解为修正错误的积极意义。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人生总是与错误相伴的,而修正错误就成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能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它的时候,那一定会“出入无疾,朋来无咎”的。而且,修正错误还要成为反复进行、长期坚持的行为,周期性的反省自我,就更会“利有攸往”了!
就修正错误的具体过程而言,复卦也有许多可鉴之处。
改错应尽早。虽然托尔斯泰说过“改过迁善从不嫌迟”,但在错误路上走得久了必然积重难返。所以,人的错误,越早发现纠正起来越容易,造成的损失也越小。故初九讲:“不复远,有祗悔,元吉”,“不复远”便是尽早之意。当你在错误的路上还没有走出多远,还没有做出多少后悔莫及的事情的时候,就发现和修正错误,其结果一定会是“元吉”的。所以,对于错误必须坚持知错就改,改错从早的原则。
改错要持之以恒。六三说“频复,厉无咎”,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正像赵本山小品中说的“犯了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这听起来好像笑话,却反映了人生的真实。当然,频繁地犯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利,但只要对自己的错误保持高度警觉,并持之以恒地修正错误,就不会有大的殃咎。
改错要坚守原则。“错误是真理的邻居”,现实生活中,对与错相互交织,对中有错、错中有对,这就分清是非的问题。因此,六四说“中行独复,以从道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独立行事,但是一定要遵从“道”的要求。修正错误的前提是你必须有一个立身做人的标准,用这个标准去鉴定、衡量自己的言行,才能做到应该坚持的坚持,应该修正的修正。
改错要有诚心。六五的“敦复”告诉我们,改正错误一定要真心实意,有一个诚恳的态度。这对今人是十分重要的。当今许多人的灵魂中,只有利益而没了是非,他们有时也做点“自我批评”,但那不过是为了利益装装样子而已。这种所谓的“自我批评”其实是他们向更大错误前进的开始,毫无实际意义。只有真心诚意地认识错误,身体力行地修正错误,你的品德才会真的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