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燕尾
中文学名: 黑背燕尾
中文目名: 雀形目
中文科名:鸫科
中文属名: 燕尾属
中文俗名: 燕尾 山燕子
拉丁文目名: PASSERIFORMES
拉丁文科名: Muscicapidae
拉丁文亚科名: Muscicapinae
拉丁文属名: Enicurus
拉丁文种名: immaculatu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Vieillot, 1818)
英文俗名: Black-backed Forktail
形态
描述:体型略小(22厘米)的燕尾。背黑,与斑背燕尾的区别在体型较小,胸白;与灰背燕尾的区别在背色较深。幼鸟背部青石灰色或近褐色,胸具灰色鳞状斑纹而似灰背燕尾的幼鸟。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偏粉。
叫声:短哨音aut-see;第二声高于第一声。但不如灰背燕尾刺耳。也有短促鸣声。
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北部及泰国北部。
分布状况:郑作新在他1994年的著作《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中未将此鸟列为见于中国的鸟类,但有中方的报道说本种在西藏东南部肯定有见,且最近在云南西部的腾冲有记录。
习性
本属的典型特性,单独或成对栖于多砾石的溪流旁,长尾不停地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