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氏金刚鹦鹉 ( Lear's Macaw )学名:李尔氏金刚鹦鹉
又名:青蓝金刚鹦鹉(Anodorhynchusleari)
分类:鸟纲(Aves)、鹦形目(Psittaciformes)、鹦鹉科(Psittacidae)、金刚鹦鹉属。
李尔氏金刚鹦鹉-概述
金刚鹦鹉家族中共有4种如钻石般美丽与珍贵的种类——蓝紫金刚鹦鹉、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灰蓝金刚鹦鹉以及李尔氏金刚鹦鹉。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在野外已绝迹,灰蓝金刚鹦鹉基本上已经绝种,而李尔氏是现今的稀有度仅次于斯皮克斯的金刚鹦鹉,其外表与蓝紫金刚与灰蓝金刚相似,早期常被误认为是蓝紫金刚或是上述两者的混种,但在1978年时由鸟类学者汉莫特希克将其归类为独立种类,且相当稀少,所以受到很多国际间珍禽收集者的注意,让走私、非法买卖李尔氏金刚鹦鹉的情况发生在如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由于数量极其稀少,所以受到巴西政府与华盛顿公约保护。
李尔氏金刚鹦鹉-外观形态
他们外表和体型与蓝紫金刚最相似,相较之下,李尔氏金刚体型较小些,羽毛较不如蓝紫金刚般呈亮蓝紫色而是有点澹灰蓝带点蓝绿色,其嘴部旁裸面部份也不同,蓝紫金刚呈半月长条形,李尔氏金刚裸面面积较大呈水滴状。
李尔氏金刚鹦鹉-分布
仅生存位于巴西东北部内陆,巴希亚州的一小块栖息地。
李尔氏金刚鹦鹉-生存状态
李尔氏金刚鹦鹉 ( Lear's Macaw )在7、80年代时因为栖地与主食的流失,加上人为捕猎买卖,李尔氏金刚鹦鹉的数量竟然仅剩70多只濒临绝种边缘,处境极为极为艰难与紧急,更成为许多富有的收藏者觊觎的目标,也因为国际间保育团体努力不懈的保育措施与行动,再加上国际法条和巴西政府的明订严格保护,90年代野外数量上升至100多只,根据报导 ,时至今日由于保育行动的落实与严禁盗捕与买卖的政策,再加上保育团体争取扩大保护区的范围,让李尔氏金刚鹦鹉的数量复育到估计有700多只的数量。 即便数量上升,李尔氏金刚的笼养数量依旧非常稀少。
生存环境
李尔氏金刚鹦鹉的栖息地是干燥、像沙漠般的沙地地区,该地区无雨林裡的高大茂盛植物,而主要是零散的矮灌木丛,主要食物是利科瑞棕榈树(Licuri Palm)的果实为主,其食物来源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利科瑞棕榈果实,是相当特别的饮食习惯,但这种高度依赖单种食物的特性也导致李尔氏金刚的生存困难,栖地破坏与利科瑞棕榈树的脆弱生长环境造成这种棕榈果实一直没有充分的供给李尔氏金刚,所以保护利科瑞棕榈树也是李尔氏金刚保育的重要一环;由于栖息地地形的关系,李尔氏金刚鹦鹉主要筑巢于岩洞中,繁殖期通常是利科瑞棕榈树果实盛产的时期,大约为1-5月较潮湿的季节,它们偶尔也会到玉米田中觅食,活动时通常成群,尽管群体活动数量都相当少。
李尔氏金刚鹦鹉-繁殖
李尔氏金刚鹦鹉的繁殖因其笼养数量极低的原因所以很少见,其中着名的成功桉例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也是第一次人为繁殖成功的桉例,由布许花园(Busch Gardens)在1982年繁殖成功,他们的种鸟当时均超过二三十岁,使用的笼舍不大,巢穴入口由水泥造成相当坚固,一次约产下3-4颗蛋,孵化期大概28天左右,幼鸟羽毛长成需3个月,待其断奶需更久时间。
李尔氏金刚鹦鹉-人工饲养
李尔氏金刚鹦鹉的笼养数量相当相当地稀少,且有许多是在特定合法机构与动物园里,所以其人工圈养的资讯相当有限,但与其表亲蓝紫金刚相差不远,强而有力的喙部需要坚固的笼舍与巢箱,饮食上宜提供多一些高能量的坚果与各类穀物、种子,各类蔬果也是日常必备食品,笼舍需宽敞且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