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鱼
金丝鱼(Tanichthys albonubes),学名叫“林氏细鲫”,又名白云山鱼、白云金丝鱼、唐鱼。这种鱼是三十年代初期在我 广东省广州市北郊的白云山附近被发现的一种小型热带鱼,所以又称其为白云山鱼。
原产地:我国广东广州市郊白云山溪流。
濒危等级:绝迹(野生)。(人类不断捕杀金丝鱼,从而使其数量急剧下降)
食用价值:该鱼肉美色艳,为宴客佳肴,自古被视为珍品。金丝鱼立的味美与其他鱼不同,最好味是鱼眼,其次是鱼头,然后才是鱼肉。
生存环境
生活于亚热带地区的小型鱼类。栖息在我国南方地区河沟和小河道中,对水质要求较高,生活在水质澄清、水生植物生长繁盛的浅水中。
外形
鱼体呈梭形,全长3-4厘米,大眼。体色背部褐中带蓝,腹部银白,体两侧沿侧线有1条金光闪耀的金线,这条金线的一端是黑眼珠,另一端是与黑眼珠相当的黑斑。鳍较小,背鳍、臀鳍后位,尾鳍分叉,背鳍与尾鳍鲜红色,其余鳍透明。体上还有一些色彩,但体色往往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金丝则不变。此鱼因最初发现于我国广州市郊白云山溪,故英文泽名为白云山鱼。变异种长鳍金丝鱼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