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体呈黑褐色或黄褐色,体形粗壮,体长约15-40毫米,头呈圆形,具光泽;触角丝状,有30节,往往超过体长。雄虫好斗,且善鸣叫。雌虫则默不做声,是个哑巴,俗称"三尾子"。
蟋蟀是不完全变态昆虫。成虫生性孤僻,是独居者,通常一穴一虫,要到成熟发情期,雄虫才招揽雌蟋蟀同居一穴。若两头雄虫在同一洞穴相遇,二者比如打斗,这就是玩蛐蛐的生物学基础。但在若虫期,往往30-40头共居一室,十分亲热。雌虫一生可产卵500粒左右,分散产在泥土中,以卵越冬。蟋蟀每年发生一代,喜居于阴凉和食物丰富的地方,常在夜间出来觅食。成虫喜跳跃,后腿极具爆发力,跳跃间距为体长的20倍左右;少数种类后翅发达能飞行。每年夏秋之交是成虫的壮年期,也是捕捉斗玩蟋蟀的大好时期。蟋蟀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其生存活动的踪迹,蟋蟀的种类多达3000余种,我国有50多种。在大自然所滋养的无数生灵中,它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但它在中国却倍受宠爱,以至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悠久的历史
斗蟋蟀是我国民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也是最具东方色彩的中国古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据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因此,饲养蟋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基础,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穷乡僻壤、从帝王将相、社会名流雅士到学堂儿童,善养者千千万万。
饲养蟋蟀从二三千年前就开始了,据历史文献考证,"古人玩蟋"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清。据顾文荐(宋)《负喧杂录》载:"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蓄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由此可见,养斗蟋蟀不仅始于唐代,而且当时以此为赌之风盛行。我们的前辈对这貌不惊人的小虫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实践过程中,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无论祖传密本还是当代民间蟋蟀迷们的饲养方法,其内在的机理深奥微妙,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南宋贾似道是我国第一个研究蟋蟀的专家,他编撰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为蟋蟀的捕捉、识别、饲养、斗法提供了详细的研究资料。中华蟋蟀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它的趣味性,早已形成一门"中国蟋蟀学"。
其乐无穷的斗蟋活动 玩养蟋蟀也是人们充实精神生活的一种手段,观看蟋蟀格斗的激烈场面,饶有趣味。两只小虫,虽为微物,似通人意,在瓶中拼搏,进退有据,攻守有致,忽而昂首向前,忽而退后变攻为守,胜者昂首长鸣,败者落荒而逃。整个过程奇趣横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蟋蟀的格斗战场,行家观之,津津乐道:两雄格斗激烈与精彩与否,与蟋蟀的品种、配斗对手斗前的试训和格斗方式等均有直接关系。人类拳击有拳法,而蟋蟀格斗也有"套路"。两雄交锋如果只要对方仅仅一碰牙就可将其摔了出去,使对方根本无法靠近自己,有人形容这种斗法像一阵风从口中吹出,吹跑对方,称之为"吹夹" ;与"吹夹"相反,若一开始就可把对方死死咬住不放,一直往后拖,最后对方不得不忍痛逃离,称之为"留夹" ;若一开始将对方的牙齿猛力钳住,继而左右快速甩头,荡来荡去,使对方无还击的余地,称之为"荡夹"。此外,还有"背夹"、 "攒夹"等多种格斗"套路"。
蟋蟀的两雄对阵格斗、厮咬搏杀,常常精彩激烈且难分难解,使观战者大饱眼福。关于蟋蟀格斗的精彩场面,吴良等在《蟋蟀新谱》中有很生动的描述:"双方先是牙对牙互试功力,接着头对头'争顶',或是牙夹牙互摔。有时一方压倒了对方,对方略一停顿,马上又反扑过来;有时一方牙硬,能夹住对方不放,对方却弯身用后腿把一方踢开。一方受辱,随即反扑,用力猛推,把对方推得很远,以示报复。更有甚者,双方竞相互咬牙,刮刮作响,直至一方牙伤出血,但仍会继续猛斗。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真好比顶牛一样。当双方互相摔开时,聪明的蟋蟀常常未胜先振翅高鸣,企图吓倒对方,但对方往往没有被吓倒,几秒钟后,两虫再次扑斗起来,……这些都是相持不下的激战,但有时也有仅几个回合就定胜负的场面"。如此精彩的激战,难怪能吸引众多的蟋蟀迷和围观者。
几位虫友相聚一处,谈论养虫之道或论选蟋蟀秘诀或言格斗趣闻,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精神生活,又加深了相互间的感情,犹如又回到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这就是斗蟋活动愈来愈红火的内在原因。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也开始向多样化发展。由简单的"斗蟋"活动开始向"艺术"过渡,并由此而始逐渐融入了庞大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全国许多城市相继成立了蟋蟀协会、蟋蟀俱乐部等蟋蟀研究、开发、利用、观赏、娱乐性组织,蟋蟀市场在许多城市、地区盛况空前。中国"斗蟋"也开始登上大雅之堂,1990年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有一台别开生面的表演,就是由和平区政府承办的蟋蟀格斗观摩赛。天津凯悦饭店在国庆节期间组织蟋蟀格斗比赛,招待外国朋友。北京亚运会期间,蟋蟀格斗获准在北京龙潭湖庙会举行比赛。斗蟋的文化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友好情谊。美国一电台在它的《看东方》节目中,把中国的"斗蟋"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形式向世界播放。
田园歌星头一号
蟋蟀最为人们所注目的是它们的鸣叫声,素有"田园歌星"的美名。听蟋蟀在旷野鸣叫,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陶然之乐。 细细玲听和研究,它们"演唱"的乐曲,大致有以下五种含义:①在和平时期,不受任何干扰时,常能鸣奏"畅想曲"。鸣叫声恬然自得,音色情纯亮丽。我们平时欣赏到的就是这种声音,同时也是区别个体间品质差异的鸣声;②在遭受到同类的干扰时,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常以警戒声恐吓对方。声音激而短促,据测定,音量往往高达66-72分贝;③两雄相遇,挑衅鸣叫,以壮雄威;若决斗获胜,则高奏"胜利进行曲",以显神威。其音色洪亮,鸣叫不息,音量更是高达75分贝;④雌雄同穴,雄虫以"情歌"向雌虫求爱,则弹奏"抒情曲",其声调清幽,音色清丽婉转,犹如乐队奏出的"倍司",情绵绵,意切切,悦耳动听,富有诗意,音量在60分贝以下;⑤当一对情侣交尾作爱时,常会发出表示"愉悦"的鸣声:"嘀玲- - - 嘀玲……",犹如一曲"风求凰"的"爱情曲"。
蟋蟀的捉与选
到大自然中去亲自捕捉蟋蟀,能够沐浴和风日丽,活动筋骨,若能捉到几条好虫,便会感受到一种守猎丰收的喜悦。秋天,是捕捉蟋蟀的大好时期。在此期间,不少蟋蟀迷纷纷出动,不分昼夜,长途跋涉,真的是废寝忘食,期盼着能幸运地觅到一只善斗敢搏的天下第一斗蟋。
其实,捕捉蟋蟀大有学问。首先要弄清楚蟋蟀的生态环境及它们的生活习性,才能捕捉到质优的上品蟋蟀。蟋蟀的栖息地是决定虫质优劣的关键。通常情况下生活于碎砖乱石堆中的体质强壮;生活在泥土杂草间的体质虚弱;而穴居于荒土向阳处的则品质低下。在自然界,总是强者繁衍,弱者淘汰。因此在人迹罕到之处,如荒山野岭、古刹废墟、瓦砾碎石间,均能捕捉到优质蟋蟀。而在一般瓜豆菜地、天陇路边生栖的蟋蟀,往往品位一般,当然偶尔也会冒出个别上品蟋蟀。
捕捉蟋蟀的时间也大有讲究。一般分日捕和夜捕。日捕选多云天,光线亮度高,光照均匀,易捕捉。若在中午时分还能捕捉到雌雄同穴的"情侣"。因为此时正是它们"赴约幽会"、弹奏"爱情曲"的美妙时光。夜晚捕捉以听鸣叫声为主,因为蟋蟀整夜至黎明鸣声不断,可手持电筒寻声觅踪,判定虫品的优劣。通常声音响亮宽宏,偶尔叫几声者,或间隔时间较长者为上品;声音低沉无力,连续不断鸣叫者定是劣品。
捕捉蟋蟀特别要注意安全。常闻蟋蟀迷为求虫心切,乱翻屋基墙角,造成坍塌倒屋或被毒蛇虫蝎咬伤事件;在农村乡野捕捉时,更要注意对农作物的爱护,切莫为了捉虫,毁坏庄稼。在城市园林、庭园捉虫,千万不要破坏绿化。
斗蟋要适度
玩物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南宋宰相贾似道是"玩虫丧国"的侯臣,史称"蟋蟀宰相"。明朝重臣马士英玩虫误国,大损国力,步贾似道后尘,史戏称"蟋蟀相公"。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曰:"吴越浪子,有酷此戏,每赌胜负,辄数百金,至有破家者"。 古人玩蟋有三个境界:一曰"留意于物",如贾似道、马土英之流,玩虫误国;二日"以娱为赌",把斗蟋作为赌博手段,此乃"贾之流毒";三曰"寓意于物",此为最高境界,多文人雅士所为。"听其鸣,可以忘倦;观其斗,可以怡情。" 只有后者才能使斗蟋成为陶冶情趣、修身养性的娱乐。
- 上一篇文章: 世界最好的蟋蟀品种是什么
- 下一篇文章: 蟋蟀品种特选